來源:中國青年報(ID:zqbcyol)
資料圖
根據澎湃新聞“2016高考(精品課)狀元調查問卷”(全國22個省份36位狀元填寫了有效問卷)數據顯示,61.11%的狀元傾向于報考經濟類專業(多選),33.33%傾向于報考管理類專業,選擇哲學的為8.33%,歷史學和教育學同為2.78%,農學、醫學、軍事學類專業均無人選擇。
同樣,據中國校友會網發布2000-2010年內地“高考狀元”就讀專業調查,選擇了經濟管理專業就讀的狀元約占總數的40.87%,遙遙領先其它專業,位居第二的是數理化基礎類專業,電子信息類、生命科學類、法學、計算機類、土木建筑、自動化、外語類、中文專業緊隨其后。
對于 “將來希望從事的行業”,30.56%的狀元偏好銀行、證券、基金類行業,19.44%選擇了教育、科研類行業,11.11%選擇了法律行業,5.56%選擇了互聯網行業,媒體行業、汽車設計、會計行業選擇率均為2.78%,22.22%的狀元選擇了“其他行業”。
香港考評局介紹,今年有74131名考生報考文憑試,2.4萬名考生本達到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基本入學要求(即“33222”),占考生人數40.3% ,與去年持平。
其中,11位考生獲得7科5**的成績成為“狀元”,在放榜當日的采訪中,逾六成“狀元”表示了報讀醫學的愿望。
事實上,香港“狀元”熱衷于醫學專業并非2015年特例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,2014年的文憑試中,12人獲7科5**全優成績,5人升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讀。
香港媒體大公網2014年8月報道,香港本地各院校醫科均最受文憑試尖子生青睞,除5名7科5**學生選報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,香港中文大學錄取的5科5**成績或以上的考生,也是主要入讀醫學(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)、醫學、藥劑學等醫科專業。
2012年,首屆文憑試誕生的5名7科5**狀元全數入讀港大,其中兩名入讀醫科。
另外,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00-2010年香港高考“最優狀元”就讀專業調查中,醫學專業有6名狀元就讀,位居第二。這一時期,共有17名高考狀元選擇就讀工商管理、會計學和環球商業等經濟類專業,約占狀元總數的37.78%,高居榜首;法律和新聞專業各有5人,并列第三。
商、醫兩科作為熱門學科,一直是香港高分考生的首選,按比例計算,近年來就讀醫科的狀元學生人數基本呈上升趨勢。
香港中文大學方面介紹,從近年大學的聯招收生情況來看,中大收生成績最高的課程、專修范圍除了醫學專業,還包括環球商業學和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學等。其他學科如中文系、音樂系等,也曾取錄文憑試六科或七科5**尖子。
李嘉誠醫學院的大一學生馬國鳴是香港2014年的文憑試狀元之一,他告訴澎湃新聞,自己立志學醫有兩個原因,一是特別喜歡生物,學醫能延續他的興趣;另一個就是為了理想,“我自小的夢想就是幫助有需要的人,而我覺得醫生是一個特別的行業,你可以直接幫助最有需要的人,不單單是治他們的病,還能提供有效的心理輔導,我選這個學科也是受到香港SARS的影響,醫護人員的勇敢給我很大的啟發,所以跟隨他們的步伐。”
此前,在2015年內地高考分數陸續出爐后,各省區狀元們的選擇亦成為關注焦點。在江蘇,理科最高分考生蔣婧煜立志學醫,最終成功加入清華醫學實驗班的消息,濃縮為“理科狀元爆冷學醫”一句被制為標題。“爆冷”現象讓不少醫務工作者感慨萬千,祝福有之,更多的是對行業的擔憂。
在蔣婧煜看來,對于醫生這個職業,大家應該將心比心。就醫時我們都希望能碰到好醫生,但好醫生不會憑空產生,所以必須有人愿意投身這個領域。另外,她認為,清華醫學實驗班所影響的,是醫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,這比僅僅影響一個醫生更有意義。
“如果我在醫學科學領域表現平平,但我至少可以做一個好醫生,用我所長、傾我所能來懸壺濟世、救死扶傷……也許不能每次都成功,但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,就一定能問心無悔。”
“因為醫生這個職業受人尊敬、收入較高并且工作穩定,愿意去學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。不論中外,醫學教育均被視為精英教育。”港媒這樣分析。
在香港,學生進入醫學院之后,需先讀學位6年,再加1年實習,共7年才有資格獲聘為駐院醫生,但畢業之后就能得到每月5萬港元的薪金。有公立醫院駐院醫生表示,30歲薪金約可達7萬港元。若任職私家醫院及診所醫生,薪金可能更高。對比普通大學畢業生每月大概一萬港元的薪金,就不難理解為何這么多狀元想從醫了。
單從投檔線高低來說“學醫爆冷”,多少有點以偏概全。目前,醫科專業的招生總體還是穩定的。不過,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,投入多、壓力大、風險高正成為“從醫”的三大阻力,醫生行業也確實期待社會更多的認可和理解。
今年6月26日,第五個中國醫師協會醫師節前,新京報聯合國家計生委網站、中國校友網、國家統計局等單位作了一項調查,結果顯示:去年一年,全國347人嚴重涉醫違法犯罪;2010年—2014年獲得執業資格醫師約60萬,選擇從醫者占1/6;歷屆高考狀元最愛專業排行榜分別為:1、工商管理2、經濟學3、電子信息工程……17、醫學,學醫者占狀元總數的1.2%。
據中國醫師協會調查:不愿意讓子女從醫的醫師,2002年為53.96%,2011年為78.1%。
據麥可思研究院撰寫,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《就業藍皮書: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》顯示:臨床醫學類專業學得久掙得卻不多,本科5-6年,本碩連讀7年;2014屆部分專業本科生月薪為游戲策劃5273元、互聯網開發師5174元、建筑師4778元、外科醫生3066元、內科醫生2713元……
周琪是醫科大學碩士畢業生,她坦言,如果可以重新選擇,可能不會選臨床專業了。“醫科專業讀書時間長,本科要比其他專業多讀一年,而且本科畢業不可能被三甲醫院錄用,到大醫院工作幾乎都要求博士學位。本科后考研讀博,前后十年,投入太大了。”
某高校醫學部童老師也表示,一名醫學院學生,經過5至8年的學歷教育后,還要經過大量臨床實踐,才能成長為一名醫生。相比美國和香港特區等地,中國內地醫生的收入并沒有達到一個“社會認可”的標準,和暴力傷醫事件一樣,收入和付出不對等也是影響學生報考醫科積極性的原因之一。
綜合:澎湃新聞、武漢晚報、北京晚報等
本期編輯:胡洪江、石磊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8-2013 m.fjdsappcd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
郵編:476000 [豫ICP備12024955號]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:L-HEN14022 經營范圍: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:0370-328967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