邀說天下
來源:新華社
記者:孫鐵翔、朱基釵、高亢
27日,《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》正式公布。《綱要》是規范和指導未來1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,提出了網絡強國建設的“三步走”戰略目標,同時從能力、應用、環境三個方面提出打造國家信息化發展的“戰略三角形”,是建設網絡強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。
“三步走”怎么走?“戰略三角形”如何打造?國家信息化發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?
《綱要》以建設網絡強國為目標,提出了“三步走”戰略:
第一步到2020年,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,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技術研發和標準取得突破性進展。信息消費總額達到6萬億元,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38萬億元……
第二步到2025年,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。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,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,實現寬帶網絡無縫覆蓋。信息消費總額達到12萬億元,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67萬億元,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48太比特/秒(tbps)……
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,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,網絡強國地位日益鞏固,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。
未來10年,信息化發展對老百姓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?有哪些實惠?記者為此梳理解讀出8個民生看點。
《綱要》:科學靈活選擇接入技術,分類推進農村網絡覆蓋。發達地區優先推進光纖到村。邊遠地區、林牧區、海島等區域根據條件采用移動蜂窩、衛星通信等多種方式實現覆蓋。
解讀:“2015年,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50%,固定寬帶接入數量達4.7億,覆蓋到全國所有城市、鄉鎮以及95%的行政村。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說。據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顯示,全國將在2020年實現98%行政村通寬帶、農村寬帶接入能力超過12Mbps等“寬帶中國”戰略目標。具體到2016年,將支持1.5萬個未通村、2.2萬個升級村寬帶建設和運行。
《綱要》:持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,著力解決信息碎片化、應用條塊化、服務割裂化等問題,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解讀: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指出,開展“互聯網+”政務服務,構建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是推進“放、管、服”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措施。到2016年底,全國將在80個試點城市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“一號申請、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”服務模式,實現政務隨時隨地觸手可及。
《綱要》: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,建立支持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寬帶網絡發展長效機制,推進網絡提速降費,為社會困難群體運用網絡創造條件。
解讀:“網絡基礎設施是信息通信領域創業創新活動的重要基石,我國將進一步加快實施網絡強國和寬帶中國戰略,繼續大力推進提速降費,大幅提高網絡訪問速率,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、用得起、用得好的信息服務。”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說。據了解,中國移動、中國聯通、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近期公布了2016年提速降費工作計劃,我國通信資費今年將繼續下降,網速和網絡覆蓋將持續提升。
《綱要》:積極開展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技術的研發、標準和產業化布局。
解讀:“為支撐5G技術研發和國際標準化,我國已于今年初全面啟動了5G技術研發試驗。”張峰表示,5G網絡具有速度快、低時延、萬物互聯的特點。例如,5G的速度是4G的10到100倍,峰值速度可達10G/s,在5G條件下,下載一部10G的電影只需要幾秒鐘。
《綱要》:加強采集管理和標準制定,提高信息資源準確性、可靠性和可用性。依法保護個人隱私、企業商業秘密,確保國家安全。
解讀:全國人大代表、知名律師秦希燕表示,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,公民個人或企業信息泄露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。因此,通過法制和信息化技術的手段,進一步加強信息保護,既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,也是彰顯人權理念的需要。
《綱要》: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。構建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,加快貧困地區互聯網建設步伐,擴大光纖網、寬帶網有效覆蓋。
解讀:“通過網絡扶貧能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,讓更多農副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向市場,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孩子接受到優質教育。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信息化發展局局長徐愈表示,計劃到2020年,網絡扶貧將實現網絡、信息、服務的覆蓋,幫助提高偏遠貧困地區人口的文化水平、就業能力和身體素質,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。
《綱要》:要著力破解資源約束趨緊、環境污染嚴重、生態系統退化問題,構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,加快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凈的美麗中國。
解讀:建設“美麗中國”,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是重中之重。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說,構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,需要借助“互聯網+”的力量,在信息化推廣和科技創新上下工夫,深入實施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全面推進信息公開,才能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系統化、科學化、法制化和信息化水平,助力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。
解讀:寧家駿認為,在“互聯網+”時代,通過教育信息化建設,可以突破地理阻隔與空間障礙,逐步縮小區域、城鄉數字差距,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,把優秀的教育資源送到農村去,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,讓更多的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,通過知識改變命運。
綜合人民網(ID:people_rmw)
本期編輯:崔鵬、蔣波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8-2013 m.fjdsappcd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
郵編:476000 [豫ICP備12024955號]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:L-HEN14022 經營范圍: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:0370-3289679 |